海地位於加勒比海北部,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首都太子港。2022年,海地人口1,158萬,其中95%為黑人。

國土面積27,800平方千米。半總統共和制。

海地主要礦藏有鋁礬土、金、銀、銅、鐵等,其中鋁礬土儲量較大。

海地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6%的居民信奉新教,農村中盛行伏都教──祖先崇拜、拜物教、通靈術、巫術的原始宗教。

天主教於1493年傳入。1503年方濟各會在當地建立天主教學院。多明我會於1511年傳入,於1538年創辦聖托馬斯大學。1704年,耶穌會傳入。1861年,太子港大主教區建立。天主教在海地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根基,自法國殖民時期傳入後,一直是海地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1987年,天主教不再成為國教。

新教於1807年由英國衛斯理宗傳入。1823年,英國和美國浸禮會傳入。1861年,聖公會從美國傳入。1968年,普世運動研究團體成立。1974年,海地教會發展委員會組成。

基督教對社會影響:教會在海地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教堂會開展慈善活動,如提供食物、衣物和醫療援助等,幫助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信徒和非信徒。同時,教會也會參與教育事業,開辦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教育機會。基督教的價值觀對海地社會的道德觀念和家庭觀念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家庭和睦等觀念,在海地社會中得到廣泛認可和倡導。

生活現狀: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約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絕對貧困中。大多數基督徒面臨著貧困、失業、糧食短缺和醫療資源匱乏等問題。此外,海地多年來政治不穩定,犯罪活動頻發,綁架、搶劫等暴力事件屢見不鮮。基督徒和其他海地居民一樣,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中,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儘管面臨諸多困難,海地的基督徒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信仰,通過信仰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希望能夠在困境中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意義。

代禱重點

1. 海地的歷史充滿暴力、殘酷與屬靈網綁。西班牙人對阿拉瓦克土著的種族屠殺、西班牙人與法國人先後的奴隸販賣,以及海地自己的領袖,使得這片土地在過去數百年一直被暴戾的靈所籠罩。巫毒教製造出的恐怖彌漫著整個社會。請為聖靈的大能勝過邪靈的權勢禱告,為聖靈潔淨教會禱告,好讓這個國家能夠完全獻給上帝。

2. 海地必須以智慧和公義重建更美的家園。請為執政者能夠謙卑己心,全然轉向上帝禱告。面對社會能夠廣行公義,面對百姓可以好施憐憫,切實的努力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在國際間也建立美好的貿易合作關係。

3. 教會的人數因為佈道、關愛行動,以及公開對抗巫教而有美好的增長。外國與當地信徒的合作比以往更堅定親密,同時也結出了更豐盛的果子。教會對鄉村的貧苦人與文盲的外展幫助成效卓著。不過教會依舊有很多需要。宗派門戶之間見解不同而導致的分裂。貧窮和教育程度低務,導致教會領袖僅能接受有限的訓練。
請為二十所聖經學校與神學院,以及各種神學延伸課程能夠滿足當前需要禱告。
新教聯盟以及福音派教會聯會的成立,讓新教有機會與政府探討社會與宗教議題。海地異象讓許多基督教宗派聚在一起為海地得釋放禱告。請為基督的愛與大能得以藉著信徒照耀世人禱告。

4. 整個國家的經濟情勢讓許多人感到失望。隨處可見的貪腐,犯罪率又居高不下,數百萬人逃往美國或其他加勒比國家,因此有一部份人民淪為非法難民。其他人雖然留下來,卻轉向毒品,以逃避眼前種種困難。這些困難導基督教救濟機構(例如世界展望會、涙眼基金,以及許多其他機構)紛紛伸出援手。他們必須非常體貼又明智地尊重與他們搭配服事的海地人,讓他們發揮創意以及獨立自主性。救助的範圍包括環境、農業、醫療、艾滋病、教育以及流浪孩童。
請為基督教事工不但能對這個國家造成深遠的影響,且能吸引百姓歸向救主禱告;也請為更多工人蒙召服事漂流在外的海地人禱告。

5. 海地的青年與孩童需要特別的禱告。青少年要面對貧窮、失業、文盲,以及動亂等等困境。許多人轉向槍械與幫派。10%的海地流浪兒童,一般人可以任意買賣這些從事勞動卻無法接受教育與醫療照顧的兒童,請祈求上帝讓這些孩子能得到同情與關愛。

 

>>> 收聽《這一刻,清心》